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印度人民對醫療設備的需求急劇增加,這也使得醫療設備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機,那么醫療器械的企業如果走跨境海外營銷這條路,該如何開拓這個人口第二大國的市場?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印度成為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前20強。根據統計數據,2012~2017年,印度醫療器械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在5.7%左右,預計到2021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8.7%。

印度國內主要生產注塑機、針具、導管、集血管、醫療電子、醫療器械、植入器械等低附加值產品。手術器械,癌癥診斷設備,矯形和修復設備,成像設備,矯形和種植牙,以及電子醫療設備都需要進口。其中,診斷性影像占31%,而消耗性假肢和矯形性假肢分別占17%和12%,位居第二和第三,跨境海外營銷的企業可以選擇這一類的產品重點推廣。
印度有75%的私立醫院,而公立醫院只有25%。就設備配置而言,印度私立醫院進口的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MRI)、正電子斷層掃描(PET)等設備遠遠超過了資金有限的公立醫院,進口需求旺盛!美國是印度醫療設備最大的進口國,占印度醫療設備進口額的26.7%。隨后幾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德國,日本和愛爾蘭。

印度是仿制藥的天堂,癌癥藥物的仿制既便宜又有效,這是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與此同時,印度醫療行業最大的競爭優勢是低成本,而且相對于西方國家,即使是私人醫院,醫療費用的性價比也非常高。它還促進了印度醫療旅游和高端診斷服務的繁榮。海外患者,特別是歐美國家的患者,越來越多的中國患者到印度治療。這一在海外蓬勃發展的人口到印度旅游和就醫的“旅游醫療經濟”,也推動了私人醫院業務的增長以及對跨境海外營銷進口醫療設備需求的增長。
印度醫院的采購模式主要是通過當地經銷商或代理商渠道進行采購,只有在極少數需要采購高端醫療設備的情況下,才與制造商直接進行聯系。那也決定了他們更多的時候采用招標模式,在印度參加外國企業的投標是沒有資格的,所以只能依靠發展當地經銷商和渠道,一般招標的項目都是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
印第安人一方面對價格很敏感,但同時也特別重視外國品牌的質量、價格、售后服務。因此,如果想出口到印度,我們建議外貿企業在跨境海外營銷時選擇一些價格較低,技術含量中等的產品,但同時也要在當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產品技術含量,避免陷入低價競爭的窘境。
總體而言,由于人口長期短缺,印度醫療設備市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跨境海外營銷醫療設備的供應商完全可以考慮好好發展印度市場,尤其是中低端供應商要想占領這個市場,要比其他廠商更加容易。